|
「中国应急管理报」武钢资源集团锡冶山尾矿库关闭见闻大功率船式挖掘机正在挖掘尾砂排水通道 彻底消除隐患倒计时 ——武钢资源集团锡冶山尾矿库关闭见闻 ■本报记者 杜振杰 通讯员 林 飞 曹 琨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湖北省大冶市,是中国矿冶名城,是矿山集中地。5年前,全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有190多处,尾矿库数量多,尤其是头顶库、无主库的存在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矿山安全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大冶市在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和黄石市应急管理局的指导下,扎实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闭库治理143座。 日前,记者来到正在闭库中的武钢资源集团金山店铁矿锡冶山尾矿库,了解闭库进展情况。 加大投入,确保如期闭库 在锡冶山尾矿库,记者看到装满山皮土的自卸车正在库内干滩上一车车卸土,目前库内大部分干滩已经覆盖了30厘米厚的黄土;靠近山体的库尾部,水泥罐车正在往泵车上卸水泥砂浆,另一端正在浇筑排水沟槽;不远处泥泞的“沼泽”中,两台大马力船式挖掘机在奋力挖掘尾砂排水通道,加速库尾尾砂淤积体内的排水…… “前半年受疫情影响停工,7月、8月遭遇强降雨,汛期不能干,9月到10月又阴雨绵绵,只有21天可以正常施工,但我们还是要加班加点地抢工期,确保12月31日闭库。”武钢资源集团金山店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晅东说,锡冶山尾矿库1976年投入使用,设计总库容2150万立方米,到2017年底停止向尾矿库排放尾砂时,实际库容1500万立方米。 “我市是一个矿业大市,尾矿库数量多,高峰时多达160座,属头顶库的有7座。”大冶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黄建刚告诉记者。大冶市委、市政府把头顶库根治作为重中之重,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闭库,确保安全。 据悉,提前将这座尾矿库闭库,主要考虑到下游居民众多,为确保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是响应长江大保护的要求。但是,考虑到金山店铁矿尾砂年排放量近百万吨,尾矿库一旦闭库,该矿将陷入尾砂无处排放,进而导致全矿停产的局面。 为协调解决锡冶山尾矿库闭库后尾砂无处可排的问题,大冶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建言献策,协调金山店铁矿铺设尾砂管道至大冶有色铜山口矿接替尾矿库,对陈贵、灵乡矿区近400万立方米大面积采空区进行充填,解决金山店铁矿生产排尾的后顾之忧,顺利推进锡冶山尾矿库的闭库施工,一举多得。尾砂输送工程已于今年6月全面完工。 “工期短,任务重,为了确保按时完成闭库任务,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机械、人力投入,倒排工期,全力以赴确保按时完成闭库任务。原来工程造价是1900万元,现在预计投入2600万元。”武钢资源集团金山店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向东说。 综合利用,安全环保兼顾 针对矿山采空区多、尾砂存量大等安全环保问题,大冶市着力开展尾矿综合利用和生态治理。 “我们大力推广尾砂充填采矿技术,启动尾砂管道运输工程,拟对地下采空区进行尾砂充填,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并支持尾砂产生企业与资源利用企业对接合作,实现尾砂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尾砂存量,加大对连片尾矿库区域的生态修复力度。”黄建刚介绍了大冶市在尾矿库综合治理上的主要做法。 在安全、环保达标的前提下,大冶市鼓励企业运用尾砂进行采空区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制砖等,加大循环利用和应用技术创新力度。 目前,大冶市正常生产的地下矿山中已有80%实施了充填法采矿技术,年充填尾砂量达300万立方米。投入10多亿元,在泉塘村、八角亭村、石花村等尾矿库集中区域,建设了余修齐公园和金湖生态园,极大地改善了环境。 今年,金山店镇准备引进尾砂制砖企业,建成后年消耗尾砂约100万吨。大广山、李万隆等尾矿库企业,与尖峰水泥等水泥企业进行了对接,采用卸库方式进行治理,年计划可回采尾砂30万立方米。 黄建刚告诉记者,在实施锡冶山尾矿库闭库的同时,该局已经牵线让高校开展尾砂综合利用项目的研究及库区内修复和绿化工程的设计,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自2018年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打响后,湖北省成立了全省尾矿库综合治理专项战役指挥部,印发了尾矿库综合治理专项战役重点工作清单,明确了三年工作任务,按照“一库一方案”的要求,明确任务清单,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在用尾矿库、头顶库、无主库(不含2019年后新认定的无主库)数量,分别由2017年底的271座、71座、90座,减少至目前的141座、25座、23座,数量同比分别下降48%、64.8%和74.4%;完成了彻底消除无主库中的危库和险库治理任务、三等以上和部分四等库共50座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与省应急管理厅联网任务、所有尾矿库“一库一档”建档任务,提高了尾矿库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